【生命关怀】陪伴与走过悲伤的幽谷

169 浏览

「悲伤陪伴支持团体」让参与者借此怀念及回忆已逝的亲人,带着他们留下的爱好好地活着。

温薇薇/整理
孝恩辅导与咨商部门/图片提供
「悲伤陪伴支持团体」将沿用「哀伤陪伴DIY」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有人同行的支持力量。

每个人的悲伤失落经验都不同,有些人选择默默独自承受,有些人会透过一些资源陪伴自己的悲伤,譬如向亲友倾述、宠物陪伴、宗教信仰等等,而「悲伤陪伴支持团体」则是透过团体带领者所提供的空间,陪伴参与者体验自己的状态并与逝去的至亲连结,同时也感受到有人同行的支持力量。

继2022年举办线上「『面对悲伤,我可以……』悲伤陪伴支持团体」后,孝恩辅导与咨商部门将于今年举办三场针对不同对象的「悲伤陪伴支持团体」活动。这些活动将沿用之前发布在脸书的「哀伤陪伴DIY」系列的部分活动,加以调整及整合,让正在经历悲伤的参与者透过团体的陪伴及支持,一起了解及回顾生命,连接已故亲人,并通过一些自我照顾的方法及做一些连结他人的事来找到生活中的资源,陪伴自己的悲伤。

孝恩辅导与咨商部门的注册辅导员赖玞妤与陈星如分享之前带领「悲伤陪伴支持团体」的经验。赖玞妤表示,「『悲伤陪伴支持团体』能让每个参与者诉说自己的悲伤故事,通过参与者彼此的交流,接纳自己的悲伤,唤醒及连接与逝者的回忆点滴。有的参与者平时可能无法向身边人诉说对逝者的思念,却可以通过『悲伤陪伴支持团体』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同时可以将隐藏心底的悲伤分享出来。」

赖玞妤从「悲伤陪伴支持团体」里的分享中发现不少的连结与触动,让她除了能够找回一些与已逝亲人渐渐模糊的记忆,也找到更多继续办这个团体的动力,她希望能够继续通过悲伤陪伴团体的方式来支持有需要的人。

「很多人依然忌讳谈论死亡,也因为这样的社会文化,丧亲者大多选择将悲伤藏在心底。透过『悲伤陪伴支持团体』,参与者除了发现自己跟其他参与者的悲伤有相似的部分因而感觉被理解,同时也能够看见属于自己独特的悲伤面貌,了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悲伤历程,允许并接纳自己的悲伤面貌及历程。」

丧亲者相互陪伴的空间

对此,陈星如也深有同感。「悲伤陪伴支持团体」提供一个温暖的空间,给予一群有相同处境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大家互相倾诉及聆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彼此感受被支持、被理解的力量,仿如让悲伤找到了一个可停靠的港湾,这个空间也让团员有机会回顾自己的悲伤历程,以及与逝去亲人的生活点滴。

「我们将沿用之前发布在脸书的『哀伤陪伴DIY』活动,如纪念之花(让参与者在花朵中央贴上逝者的照片,然后在花瓣处写上或画上与逝者的回忆)、自我照顾宝盒(让参与者依据个人喜好写出能够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中,与逝者产生连接的物品)、我的生命地图(让参与者从现在的年龄回顾过去曾与逝者一起经历过的愉快、得意、沮丧、失落等重要事件)……」可以说,「悲伤陪伴支持团体」犹如丧亲者的港湾,让丧亲者能从团体的支持与陪伴找到力量。

欲参与悲伤陪伴工作坊或支持团体的民众,敬请留意孝恩辅导与咨商部门的脸书更新,了解相关活动详情,让团队提供悲伤辅导,以真诚的心陪伴逝者家属走过失落与悲伤,让爱延续。

出刊日期:01-02-2023

** 如需引用或分享普门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并附上原文的链接。

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