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心灵把关】认识社交焦虑

posted in: 生活资讯, 身心健康 | 0

社交焦虑症患者除了会避免社会交往,头脑也会在离开社会情境后,依然回放焦虑情境,以致持续地处在强烈的焦虑思绪中。

林静珊(注册辅导员)

每个人都曾有过在某个场合或情景感到紧张的时候,譬如在学校上台表演、工作时突然被老板点名作报告、第一次约会等等。这样的紧张不安都是很正常的体验。但是对于社交焦虑的人而言,他们的紧张、焦虑会比一般人来得持久和强烈许多。

社交焦虑,是指一个人在某些或特定的社交情境里,会出现强烈的社交恐惧和回避。他们会害怕与他人交流,担心别人的眼光及负面的评价,而且会感到持续性且非常强烈的身心压力,同时也会非常小心自己的行为,担心自己表现不得体,在别人面前出糗……正因如此,他们会尽量回避参与可能会产生焦虑的社交场合。这种焦虑情况很容易导致他们与社会脱节,变得孤僻,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或学习状态、人际关系等。

我曾接触一个个案,对方是准备进入大学深造的少年。他担忧自己在大学的新校园生活,无法融入新的朋友圈。深谈之后,他分享自己曾在某次校外考试时,考场内的氛围让他感到很不舒服,他莫名地感到非常焦虑不安,手心出汗、双脚发抖、心跳加速,甚至觉得呼吸困难。他尝试抓紧双手安抚自己,却依然无法控制好自己,不断地担忧考官和身边一同考试的人会怎么看待自己。他平时也会特地避免到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有时也为此推掉朋友的邀约。他说不上原因但有感于自己过分焦虑,便要求父亲陪同寻求协助。

林静珊(注册辅导员)

这位少年的个案符合了一些社交焦虑会出现的症状。所幸的是少年的父亲对心理辅导略有了解,他在观察孩子的情况之后,不但没有泼冷水般地对孩子说别想太多,而是先去了解,并鼓励孩子寻求合适的协助。

另一个个案是一位刚升上中学的小女孩。她在交友时遇到困难。她告诉我,过去她是个爱玩的人,可是现在变了样。她表示曾跟小学朋友开玩笑,也许是玩笑让朋友不太喜欢或造成一些误解,所以朋友告知了老师,结果老师就当众责骂她。当时的情况让她感到非常羞耻和无助,自此就一直没办法睡得安稳,会在假想空间里模拟发生社交焦虑的场景,有时候跟他人交流,说话声量会很小或是沉默不语。所以她升上中学在结交新朋友和与朋友交流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焦虑,言行变得很小心翼翼,也对到学校感到不安。

以上两个个案其实都很想跟别人产生连接和交流,只是他们一直很害怕自己的身心状况不受控,以及接下来可能会导致的情况反应而却步。像第二个个案是个刚升中学的小学生,像她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其实会觉察到自己的焦虑,只是有时候他们不懂得怎么向身边的人表达;至于更小年纪的孩子可能就不知道自己的焦虑并不一般,这时候就需要他们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等去察觉和引导。

社交焦虑的成因有很多,其症状也因人而异,但是整体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测试检查自己是否可能患有社交焦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在自我检查时怀疑自己的情况是社交焦虑,需寻求辅导员、临床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协助,不要自我诊断。供参考的一些症状如:你是否害怕出席某些特定场合、当你处在这些场合时,会出现什么身心反应(症状)、这些反应是否有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工作、交际等等。如果你有类似的经验持续或超过6个月,并已尝试作了自我调节,而这些身心状况仍影响你的生活、工作、课业、人际关系等,建议你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谨记不要自我诊断,不要先吓唬自己。好比一个人如果因健康上的需要服食某些药物,这些药物也可能会产生类似社交焦虑症状的副作用,但其实那不是社交焦虑,所以还是得经过正确的方式,了解各个方面才能更准确地作出说明。

生活中难免会有焦虑,照顾者在照顾患者的同时,也请好好地照顾自己。我们需要先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身体及心理状态,也可以适时通过检查自己的压力水平,然后学习及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如果觉察到自己不太对劲,可以寻求合适的人谈谈或帮忙,避免让自己继续陷入压力漩涡里,走不出来。

如果您感觉彷徨无助,感觉需要被聆听,欢迎扫描「佛佑关怀热线」二维码,让佛佑关怀团队聆听您。

出刊日期:01-07-2023

** 如需引用或分享普门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并附上原文的链接。

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