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生命关怀】生命守门员,原来我可以这样做

265 浏览

自杀防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每个人都可以充当生命守门员,关心及支持身边的亲友,让自己成为倾听与理解别人的存在。

温薇薇/整理
郭思彬/图片提供
Freepik/图

初中生不堪课业压力于住家轻生;妙龄女子因感情问题欲轻生;大规模的解聘及高压工作引发35名员工轻生……一则则看似单一原因造成的轻生新闻,其实是与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Biopsychosocial Model)互相影响的结果。

孝恩集团辅导与咨商部门注册心理辅导师郭思彬指出,单一压力事件底下可能已承载层层叠叠的压力,同时个人应对方式、身心状态及所得到的社会支援都有所不同,多重因素互相影响下才导致自我伤害的行为发生。所以轻生事件绝对不是单一原因所造成的。

他表示,每个人都可以是生命守门员,首先需懂得辨识轻生征兆,并且可以对有轻生风险者做适当的回应或转介。人们可以做的4个步骤是:C,A,R,E。

  •  Catch the warning sign 辨识危险讯号
郭思彬

「你可以在表达关怀的同时,观察对方是否出现危险的征兆。譬如在思想(言语)上有没有表现出想死的念头,包括话语、社交媒体的发文或遗书等;行为上有明显的改变,譬如从原本的活泼突然变成了退缩、突然将心爱的东西分送他人、与亲朋告别等;长时间处在绝望、愤怒、焦虑、无价值感、忧郁的情绪;生理上产生巨大的变化,变得嗜睡或失眠、没胃口或吃过量、体重减轻或增多……」

郭思彬强调,单一的征兆并不能预测危险性,好比单纯的送心爱的东西给人不能代表什么,需更进一步做的是询问。但若莫名的改变就需留意,可以小心探寻:「很多人在面对像你这般痛苦时,会想要伤害自己,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他提醒,面对有轻生意念者,尤其是对话前期应尽量避免指责,说道理,讨好与回避,因为要先视乎对方能否消化与接受。

  •  Attentively listen 积极倾听

倾听原则在于不急着说服对方轻生是错误的行为,因为这容易让对方感觉被拒绝或不被了解,应给予支持与关爱,同时同理对方的情绪但不表示认同其行为。他举例道,韩国政府曾为了预防民众在热门地点自杀,向社会大众征集及挑选出48组暖心标语贴在有关地点,借此唤起民众求生的意愿,怎料反让自杀率倍增。甲之甘露,乙之砒霜,即便是一句安慰的话,也要在对的时机说,如情绪比较平复时。他要纠正一般民众的错误迷思,既是和想轻生的人谈论轻生会让对方更想轻生。「其实,谈论自杀并不会促使轻生,反而有助于我们理解及协助对方。」

  •  Risks management 风险管理

需要管理当事者的高风险行为,确保人身安全。面对有轻生倾向的人,其亲友需要管理当事者的高风险行为,确保人身安全,比如确保有人在身边陪伴着当事者、确保当事者远离危险物品或地方,以及陪伴者也不要独自一人面对。

  •  Ensure professional help 确保当事者向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求助

人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协助转介心理健康资源,如拨打辅导热线,求助心理辅导师、临床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郭思彬语重心长道,转介是一个重要的举动,是为轻生者建立安全网,透过连接所有相关的社会资源,让陪伴者无需时刻独自承担压力。「在照顾他人时,请别忘了照顾自己。温暖他人,也记得温暖自己,请不要独自面对。」

人人都是生命守门员,主动的关心,暖心的陪伴,一双愿意聆听的耳朵,都能适时挽回在痛苦漩涡中挣扎的人,其实你可以这样做!

出刊日期:01-10-2023

** 如需引用或分享普门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并附上原文的链接。

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