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照顾者,请在忙得像陀螺时稍作休息,让自己还有余力喘息。先把自己照顾好,你才可以把需要被照顾的人照顾得更好。
李志伟(注册心理辅导师)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近年来,我们常会看到新闻报导有关照顾者不堪负荷轻生,甚至忍痛结束被照顾者的生命,然后自尽或自首的悲惨消息。这其实反映了照顾者的沉痛心声:「我真的很累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已出现严重问题,但是没适时获得关注而导致发生悲剧。
很多时候,照顾者负荷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尤其是精神和生理上的压力。我有一个个案,她需要照顾年长的母亲,包括为母亲洗澡、如厕、喂食等,以致需要牺牲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比如母亲清晨4、5点醒来,需要有人扶着如厕,而她就得同时提早起床,开始一天的照顾工作,渐渐造成精神疲乏,进而影响睡眠品质。

类似这样的案例,倘若被照顾者的身形不小,那对部分照顾者而言会相当吃力,也会伤害身体。如此日复一日的生活,照顾者的压力体征可能随之增加,如体重上升或下降,易怒、对过去喜欢的活动或事物失去兴趣、忧虑,有者甚至会抽烟、滥用酒精或药物物质短暂地麻醉自己。
另一个个案的母亲是癌症病患。案主是家中长女,因为拥有弹性的居家工作时间,于是照顾母亲的责任自然就落在她的身上。她因照顾母亲而无法专心工作,连主管也发现她的工作质量下降。另外,她时常担心母亲的情况,甚至胡思乱想,所以上门寻求我的协助。她向我倾诉,照顾卧床的母亲已经两个月,但她却有怨恨的感觉。她怨恨的是,她与母亲的关系并不亲密,为何需要她扛起照顾母亲的责任;母亲还会发脾气,埋怨她什么事都做不好,就连夜晚睡觉,她也要睡在母亲身边随时待命;因为要照顾母亲,导致她无暇筹备婚事,被迫延迟婚礼……而身边的亲属还三不五时指责她照顾不周,只会作出一张嘴的「专家」。母亲离世后,案主与我谈论的内容从照顾者的压力,变成她满满的愧疚感。
应对压力与愧疚感
对于以上个案,首先我们要了解她的压力来源。她指因自己身为长女,就得背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包揽母亲的一切大小事,而且弟妹都不肯帮忙。这种外来的压力,如果无法改变现实,但可以让案主尝试与弟妹、亲属沟通,让他们体谅自己的压力及疲惫,并请他们协助照顾母亲。倘若亲属无法帮忙,也请他们不要冷嘲热讽、闲言闲语,或干涉自己的照顾方式。
其实案主的外来压力来自于被照顾者的脾气。如果能换个角度同理被照顾者,从健康的状态,到需要被照顾,他们心里自然会感到不舒服,同时会有愧疚感,觉得自己麻烦到其他人。其实案主可以尝试与母亲沟通,探问看她的心情,她的喜好,或是告诉案主需要改善的地方等等。
很多事情只要我们肯开口说出来,就有解决方案。像这个个案,当我问她:「其实是没有人帮你,还是你没有开口找他人帮忙?」她回答,其实她根本没有提出需要帮忙。我建议她可以担起「大事」,例如为母亲洗澡,把比较琐碎的「小事」分配给弟妹,那么自己就有喘息的空间了。
至于案主的愧疚感,譬如觉得得不到母亲的认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等……我尝试改变个案的心态,让她知道其实她做了很多事,她把母亲照顾得很好,有为她洗澡,让她的身体保持干净,有定时用餐等。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自我认可很重要,只要案主能回顾自己所做的一切,她的心态就会稍微好一些。
若你有解不开的心结,若你长时间处在负面的情绪,请扫描「佛佑关怀热线」二维码,向佛佑关怀团队倾诉。




出刊日期:01-10-2023
** 如需引用或分享普门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并附上原文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