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孝恩在2024年度的重点事记,不仅创造了许多生命影响生命的感动瞬间,而且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迹。
温薇薇 / 整理
孝恩集团 / 图片提供
生命的起源,是从一颗种子、一个细胞开始。回顾2024年,孝恩集团的生命教育依然马不停蹄,生命教育推广团队相继走进校园,走向国际舞台,从人文历史中汲取养分,并且打破族群的藩篱,以生命影响生命,让生命教育的种子在越来越多人心中萌芽。
生命匠人走入社区及校园
孝恩多年来一直在生命教育扮演着抛砖引玉的角色,其努力口碑载道,广受好评,跟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更是结下美好的因缘。2024年7至10月间,生命教育推广团队除了应大育文化之邀,走进二线城镇展开《就是生死》社区巡讲,分别在雪州巴生、砂拉越古晋及吉兰丹哥打峇鲁,与逾800位当地社区民众畅谈生死。
他们也善用到访每个社区的机会,同意当地校园的邀约,分别到金宝拉曼大学、吉兰丹中华独中、古晋石角民力中学、古晋中华第四中学和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由生命匠人分享主题「我们都不曾好好赴一场生命修行」及「家门从来不上锁」。匠人们叙述他们圆满履行每一份委托,以及目睹一件件无常的生命故事,期许学生们能有所启发。匠人们也线上线下与丹中及隆中华的学生深入交流,由学生们担任「缘殓殡葬续」的引言人,共同呈献生命的探索。

狮城研讨会,一场跨国的生命交流
继2023年后,孝恩在2024年11月6至8日,再次获得海外邀约,生命匠人团队在新加坡完成了一场跨国的生命教育分享及交流。在参与那次由新加坡慈怀理事会主办的「2024年哀伤和丧亲研讨大会」(Grief and Bereavement Conference)上,孝恩辅导与咨商顾问冯以量硕士分享孝恩团队过去办过的「生死特展」,解释道「我们都在为社区撑一把伞」,而这把伞需要更多肯定生命教育的人的力量,才能更壮大及「照护」社区。在另一场「渡人是一种能力,渡己是一场修行」的交流会上,致力于维护「生死两相安」崇高使命的生命匠人,与同业分享他们如何以专业「渡人」的同时,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体悟。

借鉴学习,生命教育无处不在
生命教育推广团队走出同温层,借鉴学习不同领域的人文关怀精神。2024年,团队参访了霹雳怡保「地方创生」,了解在地独有的DNA,如何为社区带来生机;跟随古晋文史工作者蔡羽,从古晋老街的滥觞历史,认识当地的社区人文历史;参观「婆罗洲文化博物馆」(Borneo Cultures Museum),了解婆罗洲原住民过往独特的殡葬文化。团队也跟随丹中学生一起做社区服务,与当地华小生通过手作,展开一场不一样的生命影响生命;配合马六甲培风中学111周年校庆,参观该校校史馆,见证百年教育在社区民众的扶持之下永续发展。这一次次的参访,不仅让团队借鉴学习别人如何推广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从中丰盈自身的生命教育观。

跨族群及宗教友族的生命对话
孝恩感恩及珍惜每一次媒体因认同生命教育的访问。2024年,孝恩有幸获得更多跨族群的交流。他们获得《星报》(The Star),Unusual Career Paths的专题报导,让读者了解大体护理师如何帮助逝者干净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里路,也让家属从中找到慰藉。还有来自玛拉工艺大学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学院的友族学生,以微纪录片形式呈献「Perjalanan Terakhir」,向马来文源流的观众群传达华人殡葬前线人员如何坚守「生死两相安」的使命。同样来自玛拉工艺大学的建筑系友族学生,在参访孝恩园明灯阁建筑的永续元素的同时,也了解「骨灰植存葬」带给发展迅速的文明社会的多一个选择及反思。


出刊日期:01-05-2025
** 如需引用或分享普门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并附上原文的链接。